六年级孩子家庭教育指南
1、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2、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3、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4、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
延伸阅读
3-6岁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内容
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施教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基本规则。
第一,家教一致、家校统一的原则。
第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原则。
第三,宽严适度、张弛有度的原则。
第四,平等相处、亦师亦友的原则。
第五,培育个性、建立自尊的原则。有
第六,共同成长、与时俱进的原则。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是指父母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第一,确立目标法。目标就是人们希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不断帮助孩子确立新的目标,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鼓舞孩子不断励志。目标不能订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孩子经过一番努力后不能实现,就会逐渐丧失信心;过低,孩子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总让孩子出于一种满足状态中,激励作用就会减弱。确定目标,应基本符合孩子的天赋、兴趣、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孩子个性、特长、爱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二,循序渐进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让孩子长时间、超负荷学习,不顾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情况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兴趣培育法。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往往成为某事物入门的向导。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
第四,条件适应法。条件是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事物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的进步或落后,往往受到条件的制约。家庭要尽可能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五,亲情感染法。情感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它表现出人对事物的喜欢、崇敬、爱慕、愤怒、厌恶、恐惧等心理。亲情是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一剂良药。面对孩子盼望得到爱的心理需求,父母可通过具体的物质、精神的给予直接感动孩子,影响孩子。
第六,奖惩并用法。多激励,慎惩戒。对孩子符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表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应及时表扬鼓励,甚至当着众多亲人的面给予表扬,或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孩子有违文明准则的言行或明显具有违法违纪倾向的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要在及时制止,根据造成危害情节的轻重和发展趋势等因素,给予适当的惩戒,必要时,可与孩子所在学校配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有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父母,他们也时常为子女的教育而感到迷茫、困惑。
父母要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一、学会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三、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孩子,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四、赞赏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经常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肯定和认同,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最重要 现在的许多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需要哪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他自己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刚开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讲讲书中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书中找到乐趣,引导孩子主动去学习。如有孩子不懂的地方,可引导孩子寻找答案,不可直接告诉孩子怎样解决或给与正确的答案。
二、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明白完成家庭作业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努力去完成,努力去做好,使孩子有一种责任感。养成自觉学习,自觉收拾自己的学具、书和书包,准备明天的课上要使用的东西等等,刚上学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做,家长应给与帮助和指导。
三、要注意挖掘孩子的潜力,寻找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尝试成功的喜悦。可根据孩子的好奇、好胜心里,给孩子获取成功的机会,孩子都喜欢被肯定和表扬,多采用赏识法,但在用赏识时要注意原则。多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促使孩子自发的、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和从中获得成功感。
四、家长应注意在家庭学习教育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易,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特点,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对孩子不得期望过高或只是注意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 总之,家长在家庭中指导孩子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兴趣、爱好、特点等进行“引导式”的教育,家长要有耐心,学会等待,给孩子一个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习惯,重视培养和挖掘其潜力,使孩子得以更大的发展。
十个经典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方法:以身作则
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与否,跟教育成果成正比的。
2.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深刻的影响。
3.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4.批评惩罚。批评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5.说服教育。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
6.实际锻炼。从他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
7.指导课外阅读。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增长见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8.利用家庭电视。充分利用电视得到知识,增长见识,但是不能选择,时间不能过长。看完跟孩子讨论所看的内容。
9.带孩子外出接触社会。带孩子出去公园.社区.图书馆.风景区,或者走亲访友,进行社会社交,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10.教导他关怀别人。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