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起因和路线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伟大军事行动,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壮大的关键转折点。这篇文章小编将围绕“长征的起因和路线”这一主题,深入探讨长征的历史背景、起因以及具体路线。
长征的起因
长征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下,逐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随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叛变,南京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这些“围剿”行动的频繁和强度,使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反抗日本侵略,但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成为了必然选择。
长征的路线
长征的路线是从江西省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最终到达陕北。具体路线如下:
1. 出发地:江西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长征。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失败,红军决定向西北路线进军。
2. 经过湖南、贵州
红军在长征经过中,穿越了湖南和贵州的复杂地形,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一阶段,红军与当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支持和帮助。
3. 进入四川
红军在四川的行军经过中,面临着严峻的天然环境和敌军的围追堵截。虽然如此,红军依然坚持不懈,继续向西北路线推进。
4. 抵达陕北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红军最终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这一经过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成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拓展资料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伟大的革命灵魂的体现。长征的起因源于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和日本侵略的威胁,而其路线则是红军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前行的结局。通过长征,红军不仅成功保存了革命力量,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灵魂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铭刻在中国革命史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