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凿壁借光的人是谁?
凿壁借光的人是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盛。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何故?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无论兄弟们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勉好学的灵魂所深深感激,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盛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勉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智慧学问渊博的学者。
偷壁光凿这四个字组成何成语
凿壁偷光。
成语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例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