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提升行业质量的基石
标准化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标准化法》,我国的标准化职业实施“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构建了一个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提高的体系。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探讨标准化管理的定义、特性、影响以及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与新型标准体系。
一、标准的定义及特性
标准是为了在特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而经协商一致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通常由公认机构批准并共同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给标准下的定义,指出标准具有权威性、民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四个主要特性。
1. 权威性:标准应由权威机构发布,在相关领域内拥有技术权威,确保其被广泛公认。例如,民族标准和行业标准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并备案。
2. 民主性:标准的制定需经过利益相关方的充分协商,听取多方意见,确保其合理性。例如,《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经过就邀请了多个部门及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
3. 实用性: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是为了有效解决现实或潜在的难题,以实现最佳秩序和最大效益。
4. 科学性:标准基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提高的成果,制定经过需要对关键指标进行充分的实验验证。
标准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文本标准(正式出版物)和实物标准(标准样品),后者多用于校准仪器和评价测量技巧。
二、标准化的影响
标准化一个体系的经过,其影响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1. 保障健壮、安全和环保:标准化通过强制性标准的制定确保人身健壮和安全,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2.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标准化可以促进产品技术改造和质量升级,推动行业的整体提高。
3. 引领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将标准与技术、产品同步制定,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创造和成果转化。
4. 支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有助于社会管理,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
5. 推动国际贸易及技术交流:标准化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通行证,影响着国际贸易的80%。
三、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建立了“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标准化的统一管理,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则负责本区域内的标准化职业。
新型标准体系
我国的新型标准体系包括民族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五个层级,形成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的双重标准制定机制。
&8211; 民族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涵盖我国经济与社会提高的各个方面。
&8211; 行业标准:针对特定行业无民族标准情况,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并备案,主要是推荐性标准。
&8211; 地方标准:在地方特有条件下制定的标准,由地方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8211; 团体标准:由社会团体制定,以满足市场和创造需要。
&8211; 企业标准:企业依据自身需求制定的标准,鼓励企业提升标准水平。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民族标准已达36949项,地方标准37066项,行业标准61854项,团体标准8818项,企业标准超107万项。这些标准在提高行业质量、推动科技创造及促进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
四、我国标准化管理的改革与提高动向
近年来,我国在标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目标是在保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标准化职业格局。这些改革措施包括:
1. 整合与优化标准化体系:进一步精简和优化标准,使其更加符合民族的提高需求。
2. 提升标准制定效率:通过改革标准制定程序,提高民族标准的制定效率,将制定周期缩短至24个月以内。
3. 促进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与修订,使标准化成为推动行业提高的有力工具。
4.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持续互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不断提升我国国际标准化水平。
小编归纳一下
标准化管理是提高行业质量、推动科技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性职业。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制,推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各个行业必将迎来更高质量的提高。在未来,我们期待着标准化管理发挥更大的影响,为实现经济高质量提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