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评价阿兰的《快乐散论》?
阿兰(1868–1951):法国高中哲学教师,常年在报纸上连载哲学专栏,大受好评。《快乐散论》是他最重要的随笔集。阿兰的学生后来成为一流传记作家的莫洛亚认为这些短文作为整体是全球上最美的书其中一个,堪与蒙田的《随笔》媲美。
众所周知,萨特统治了二战后的法国哲学,但二战前,在法国这个历来对哲学家和哲学教育职业者有强烈需求的民族,谁是人民的最重要的“灵魂导师”呢?
1906 年,时近不惑的埃米尔·夏尔蒂埃开始使用“阿兰”为名写日记,写几年就结集出一本小册子。1909年–1933年间,阿兰在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学(加缪,莫泊桑,萨特,马克龙的母校)教书,他的声誉在这期间达到巅峰,可以说,一代法国智慧分子都受了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的影响。
哲学家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哲学家建构体系,如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他们将宇宙万物、世事变化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另一类哲学家没何野心,他们认为哲学无非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智慧,无非是践行与生活,它们教大众怎样用哲学思索来处理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与琐碎,从而追求高兴和快乐。苏格拉底,阿兰都属于后一类。
《快乐散论》共93篇随笔,或几百字,或2000多字,简洁且行云流水。某些见解,比如,他将战争的起因归结为少数人的百无聊赖,断言士兵在激烈的战斗中会得到高兴,在今天看来肯定是错误的。但多数见解是充满着智慧的哲学思索,比如,他点拨奉献的意义,“一个人奉献的物品越多,越是他自己,就越感到自己活得好。不要让你的柴薪在地窖里烂掉”;这一点,等同于阿德勒的“他者贡献”。讲人不能做思索的奴隶,“我们的想象力比刽子手还厉害,它会散布恐惧,并且让我们像美食家一样回味其中。”……
《快乐散论》关于快乐的部分,大概下面内容:
- 不深陷于忧愁,不夸大苦痛。很多心情痛苦的背后可能仅仅是生理的规律影响,而过度的思索和忧虑会放大痛苦和悲伤的心情。别让想象毁了你的生活。活在当下(生活)更多的是一种对想法的觉察和放下。尽量不“反复的”反刍过去,也不“过分的”规划未来。
- 所谓的好心情是不存在的,准确的讲,我们的心情时常处于不好的情形。因此,要感到快乐,必须用自己的意志去克服这一切。反过来说,想象力很多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有句话叫疑心生暗鬼,想的太多没有好处。如果想要获得快乐就停止焦虑。很多事务“不是由于做的好而感到开心,而是由于开心才做得好”。拓展资料一下关于心情的逻辑:一般情况下总是不好的—-焦虑—-停止焦虑—-开心—-一切顺利—-获得快乐。
- 快乐的完全基准并不存在,也因人而异。但那些容易实现的,并且不容易消失和改变的物品,拿来作为快乐的基准总是错不了。比如求知的乐趣,旅行的乐趣,分享的乐趣等等,都会带来相应的喜悦。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金钱作为快乐的基准。金钱几许是多呢。人活着钱不够人或人死了钱没花了,是常态,总是导致悲剧。和金钱一样不靠谱的还有权力,人际关系甚至亲密关系,健壮,身份,地位等等,共同特点是总是改变,容易消失。
- 有些人哪怕一点点高兴就会感到特别快乐,有的人即便外人看来相当高兴,还是不会感到快乐,这就是快乐的相对性存在。由于人生来不平等,出生的民族,家庭,生下来时候的体质,基因,一切的一切都是偶然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无力抗拒。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接受这种偶然性和不可避免,要量力而行的追求快乐,要能在独属于自己的平凡的生活当中感受到快乐,而这完全取决于内心的取舍。
- 敢于付出行动,不管多大的不幸,都可以转换为生存的勇壮。如果一味的将自己封闭起来,就完全无法摆脱不幸的困扰。这个全球上,没有比失去家人和爱人更痛苦的,但想要从这种不幸之中重新振作起来,除了新的邂逅别无他法。想要变得不幸,非常简单,只要一直坐着不动,接着胡思乱想就可以了,像一个在等待别人带给你欢乐的王子。获得快乐的办法也很简单,通过自己去努力,运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去寻找和创造,并让自己沉浸其中。命运不是稳定的,弹一下手指就创造了一个新的全球。
- 使自己快乐是我们对于他人的一种义务。快乐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快乐的人之间交往和交换是两利之举。同样,不幸的气氛也会随之蔓延。因此,对于那些下决心追求快乐的人,甚至应该授予他们荣誉市民的殊荣。
- 学会与身边的人相处,心情容易互相感染,相互影响,因此要尽量控制自己的坏脾气,不至于传染给另外一个人。要小心驾驭对方心情,由于对方也能医治自己的心情;交往就像跳舞,每一方都是另一方的镜子。
- 要把不可战胜的乐观主义作为第一行动准则,错误的乐观主义也比正确的悲观要好。悲观是性情(思索)的趋向,乐观则是意志的影响。任由心情摆布的人必定愁容满面,归根结底,没有何心情是好的,快乐全都来自意志和自制力。“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剥夺一个内心强大者的高兴。”——这就是乐观。
- 快乐也有底限,比如最低程度的经济状况,和平,安全,互助,社交和爱情等等。有些事在你的控制之下,有些事则不然。要有分辨何可控何不可控的智慧。一特点格坚韧的人会认清自己身在何处,事实是何,哪些事务是无法挽回的,接着从此刻出发走向未来。
- 不要和别人谈论自己的不幸,大概率只会成为别人的谈资。停止抱怨,试着忽视那些微不足道的痛苦和烦恼,捕捉一些不经意的美妙。
蜜獾文化传播:品牌咨询与品牌管理服务机构。盛世斌,专注于品牌咨询,品牌顶层设计和管理。
公众号:xinqi-ji 辛弃集为个人读书笔记汇总
个微:thehoneybadger 业务或交流
辛弃集 为盛世斌的读书笔记汇总,内容源自书籍及网络。
二、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背景介绍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时代。元代饮食文化是元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对今天的饮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元代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大众的生活方式,还融合了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元代饮食文化。
食材与烹饪技艺
元代的饮食文化以红烧、蒸、煮、炖等烹饪方式为主,注重火候的把握以及味道的浓郁。在食材方面,元代的饮食文化以牛肉、羊肉、猪肉、鸭肉、鱼肉、米面等为主要食材,糕点、点心也是元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的饮食文化注重调味品的使用,特别是酱油、盐、醋等调味品在元代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元代的饮食文化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胡椒、花椒等,为元代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
餐饮习俗与礼仪
元代的饮食文化不仅注重食物的味道和烹饪技艺,还有着严格的餐饮习俗和礼仪。元代人在进餐时注重座次和礼仪,主人和客人有着明确的身份区分,而且要按照一定的礼仪规矩进行进餐。
元代的饮食文化中,饭桌上的摆设也非常讲究。餐具、饭菜的摆放都有着严格的制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体现了元代人对饮食文化的高度重视。
地域特色与影响
由于元代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元代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影响。例如,元代的饮食文化中很多菜品和烹饪技巧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烤肉、涮羊肉等蒙古菜成为了元代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的饮食文化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的糕点、点心制作技艺精湛,影响了后世烘焙技艺的提高。元代的调味品使用广泛,为后世饮食文化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小编归纳一下
元代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大众的生活方式。元代的饮食文化不仅注重食材和烹饪技艺,还有着严格的餐饮习俗和礼仪。
元代饮食文化在调味品的使用、菜品的制作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饮食文化以其特殊的地域特色和融合的民族文化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三、青岛散啤怎样卖的,论斤还是论升,几许钱啊?
青岛特色,塑料袋买啤酒,都是用弹簧秤称量,天然是论斤卖了,分青啤何者厂的,一般都是2元左右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