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本质是行动)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的第1句话,首先讲到的就是学习。
我们通常的解释是:学了之后要经常复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但是我们通常忽略了学这个字的释义,究竟什么是学?
《尚书》中说:“学,效也”,学是效法,是模仿,学的本质就是行动。
鹦鹉学舌,鹦鹉自己也需要动口,一句一句跟着说,才会学会说话。
学不是光听懂就可以了,必须做到。
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和师傅教的一模一样,那这才是学到了,而不是懂了就学到了。
习这里我们解释为练习,意思是我们模仿了一遍之后,要经常的练习,要达到一种熟练的效果,熟能生巧,才能够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把能力进行内化。
有句话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了不一定就代表知道了,知道了不一定代表做到了。听过很多道理,但是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当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真正能够遵守几条正确的道理,那么又何须听许多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几条已经足够用一辈子了。
有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看书,学习全新的知识,全新的道理,之前的能够做到的却没有几条,总是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还不够多。
其实并不是你知道的东西不够多,而是你做到的东西不够多,真正一个道理,坚持一辈子,已经受益无穷了。
道理不需要太多,几条足矣。
富兰克林在进行自我修养提升的时候提过13条自律法则: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沉默。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不谈;避免琐屑的谈话。
3.秩序。你的一切东西该有它们自己的位置;你的工作何时干、何时完,该有它们的时间。
4.决断。决定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决定做的事。
5.俭朴。除非于人于己有益者不去花费,否则即为浪费。
6.勤劳。勿浪费时间;时间要常常用之于有用的事;弃掉一切不需要的举动。
7.诚恳。勿为有害之欺诈;勿思邪恶,唯念正义;如有言,言必诚。
8.正直。不要施行有害行为,也不要忽略你所应给的利益来损害任何人。
9.中庸。勿趋极端,制止因受到应得的损害而发怒。
10.清洁。身体、衣服与习惯,不许不洁。
11.宁静。勿为琐事或普通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自扰。
12.贞洁。除非为了健康和后嗣不行房事;行房事的时候,不要做到无味、衰弱或者损害你的或别人的安宁或名誉。
13.谦逊。效法耶稣与苏格拉底。
乔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中提到:
法则一: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法则二: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系自己:待己如助人。
法则三: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法则四:战胜内心的批评家: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自己比。
法则五: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法则六: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法则七:苏格拉底的选择: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法则八:不买醉鬼卖的东西: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
法则九: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法则十: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直面问题,言辞精确。
法则十一:不要打扰玩滑板的孩子们:承认现实,反对偏见。
法则十二: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猫时,摸摸它:关注存在的善。
稻盛和夫在《六项精进》中提到: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忘却感性的烦恼。
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
1.主动积极
2.以终为始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知彼知己
6.统合综效
7.不断更新
我们可以学习任何一个作者介绍的系统的法则,也可以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认可的道理,形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法则,重点是余生都要遵守。
学习重点在于行动,学是效仿,习是练习,我们学习一个道理,就用一生去练习,去遵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过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事业上的伙伴,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
小的时候可能有很多朋友,大家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一起玩耍。
长大了之后各奔东西,在不同的城市打拼,联系的时间少了,见面的次数也少了,可能一年见一次面,也有可能好几年都不见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朋友来到你的城市,是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你是不是应该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呢?
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可能很多,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非常难得了。
相同的目标,相同的行为方式,相同的道德准则,在生活之中可以互相指出不足,可以相互学习优点,在事业之中可以相互帮助,如果这样的朋友从远方而来,那就更加开心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别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才华,导致自己怀才不遇。这个时候自己不要生气,保持君子作风。
别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导致你和对方沟通,对方以为自己听明白了,其实他根本不明白你讲的意思。这个时候自己不要生气,保持君子作风。
比如这时候你教给对方一个道理,对方以为自己听明白了,但他根本不去做,这时候你要知道对方不是有意和你作对,可能对方根本没有听明白你说的道理,或者还不认同你说的道理,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好处。这个时候自己不要生气,保持君子作风。
别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好意,对自己有误解,把自己错怪了。这个时候自己不要生气,保持君子作风。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人不知而愠,对方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你却很生气,就产生矛盾了。
情侣之间,女方怨恨男方不知道纪念日,不知道一些特殊的日子,这样导致两个人之间吵架。
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反复告诉孩子做题的步骤,但孩子就是听不懂,听不明白,你就很生气,打骂孩子,导致家庭的不和谐。
上司和下属之间,上司生气下属没有及时完成任务,或者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或者出现紧急情况没有报告,但是这些可能下属真的不知道了,这时候就需要耐心的引导。
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之不知人也”。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可以相互呼应,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要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我们要更多的了解别人,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更好的理解他人,这样就不会生气,同理心更强,包容心更强。
论语的开篇讲述了学习,讲述了朋友之交,讲述了君子的心性。最重要的是学习,学而时习之,学习是模仿,模仿后要经常的练习。无论如何都不要生气,人不知而不愠,修身养性。
想想这两件事,它是人每一天之中都会遇到的场景
1.学习新的事物。
2.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别人不知道怎么办?
论语的答案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