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经历概括?
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贬官的路上。
他的爱情:一生有三位深爱他的妻子,却都死在了他的前面。
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却是北宋文学界第一大V,粉丝上至皇上太后,下到市井百姓,他随便发个表情符号,都有上百万的转发量,甚至连高丽、辽国、西夏这些国家的粉丝都来为他点赞。
他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屡屡把他发配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但他所到之处,皆有鲜花为他盛开、清风为他送来。
每每提及苏轼,似乎很多人都喜欢拿他和李白、杜甫比较,他有李白的豪放,务实方面胜于李白;他有杜甫的为民之心,豁达方面又胜于杜甫。纵使苏轼的仕途不是那么的顺利,但是无论他在哪里,总给一方百姓带来福利;而在独立的思想上,他也追求了空明旷达的境界。林语堂先生对他至为推崇,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结尾写到:“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这段话在字面上强调了苏东波的出世旷达,而如果将他所采用的地方政策和取得的地方政绩与他的文字相结合的话,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段话中所表达的积极的入世态度。
苏轼一生经历概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充满传奇色彩。以下是苏轼一生经历的概括:
1. 早年经历: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父亲是苏洵,弟弟是苏辙。他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师从范仲淹、欧阳修等大儒。
2. 文学成就: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诗词以豪放、奔放、旷达著称,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散文方面,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岳阳楼记》等脍炙人口。
3. 政治生涯:苏轼的政治生涯经历了多个阶段,起初任职于地方官员,后来晋升为中央官员。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关心民生,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政见不合遭到排挤。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后,苏轼经历了多次贬谪,先后被贬至杭州、湖州、颍州、黄州、定州等地。虽然政治生涯坎坷,但苏轼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民造福。
4. 绘画与书法:苏轼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画竹、山水、人物等题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书法方面,苏轼的行书、草书、楷书均有造诣,他的书法作品以《黄州寒食诗帖》最为著名。
5. 辞世:苏轼于1101年在常州病逝,享年65岁。临终前,他写下了著名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一生经历的归纳为,充满了悲壮与豁达的情感。
苏轼的一生
苏轼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嘉祐元年,苏轼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科举考试。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元丰二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旅途劳顿,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丧子之痛,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自比唐代白居易,元祐六年,又被召回朝,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贬至惠阳。
1097年,苏轼贬至儋州,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城县,享年六十四岁。
苏轼的一生是如何的
苏轼 1037~1101年 ,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 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唐宋八大家。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
苏轼一生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一生有几个女人都叫什么
苏轼共有3任妻子,分别是:
1、结发之妻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所以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2、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
3、苏轼的第三任妻子是王朝云,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朝云被扶正后十一年,先于苏轼病逝。
用四个四字词语概括苏轼的一生
豪迈风流、明白畅达、飘逸旷达、博学乐天。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
苏轼一生有几个阶段
苏轼的一生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仁宗景佑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亦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前时期,这一阶段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时期;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神宗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亦即熙丰变法时期)。 这一阶段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阶段(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佑八年),元丰八年神宗逝世,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大力起用司马光等反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人物,史称
苏轼一生的故事
嘉祐二年即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即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苏轼一生被贬几次
苏轼一生中被贬过三次,第一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自进入朝廷一直反对新法,并且其诗词在社会上影响很大,阻扰了新法的推广,变法派便利用其诗词在朝堂上攻击他,引起皇帝不满,随后被贬。第二次是被贬惠州,这次是由于守旧派领导人太皇太后病逝,变法派抓住机会大肆打压守旧派,苏轼因为其立场以及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再次被贬。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