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怎么写?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接任新班,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主线,从日常行为到学习习惯;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计学生21名,其中男同学7人,女同学14人。
本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成绩方面,班集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尖子生凤毛麟角;在纪律方面,个别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但真正让他(她)上台面来说点东西又鸦雀无声;学困生德困生占了班级的二分之一以上,呈现出“矮小的钝三角形”现象;作文写作较差;思维不灵活;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多数学生胆子较小,不爱回答问题,说话声音普遍较小;作业拖拉等。
三、大纲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个,其中2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教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四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同时,在教材编排上也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
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就作为本册的训练重点,在教材中加以具体安排。
既注意体现阶段性,又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
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
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 “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
“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
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工作目标: 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措施方法: 1、加强建设班集体的凝聚力。
俗话说得好:“众人齐心,其力断金。
” 班集体的凝聚力就是班级中学生之间、班干与学生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前进的表现力。
凝聚力又来自全班同学对班集体的向心力。
如果每个同学都心向班集体,关心、爱护班集体,时时、事事、处处为班集体着想,为班集体争光,这样良好的班风就形成。
因此,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2、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领导全班同学的核心力量,是师生关系的桥梁,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干部培养得好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使整个班的同学拧成一股绳。
虽然在上学期已经找出一些比较优秀的班干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还不够,有时有令不行,因此,这学期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增加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帮助班干部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
要求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
3、搞好各项班级竞赛。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优秀生,增加班级优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努力在这学期的各项竞赛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4、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同时后进生经常在无形中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后进生缺乏自信心。
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
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首先应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继而解决问题。
取得家长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七、工作安排 九 月:报名注册;打扫校园环境卫生;暑假小结;加强期初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庆祝“教师节”;落实“三困生”转化名单;上好常规课;完成第一、二单元教学。
十 月:庆祝“国庆节”; 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教学月评(1);教学质量抽测、反馈;上好常规课;完成第三、四单元教学。
十一月:教学月评(2);期中教学质量测试、反馈;上好常规课;完成第五、六单元教学。
十二月:教学月评(3);语文知识积累竞赛;完成第七、八单元教学;上好常规复习课。
元 月:教学质量抽测、反馈;教学月评(4);期末考试;各类评比、归纳为。
以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对班级学生和教材了解的基础上的安排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和语文教学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可以么!,是不是太多啊?
2021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初步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交流,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
特点:
语文课的特点是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多读多写!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
第一,转变教学思维,定位教师角色 。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家,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2、教师讲授变为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主旋律和重点、难点。
第二,积极营造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人把21世纪称为“创造性世纪”,预示着国际竞争将是国家之间创造力的竞争。现在的少年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将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而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创造能力将决定其生存状态。
关于语文学科节的对联
文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
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
诗词歌赋,尽显雅士风度;语段篇章,全显中华文明 ;
学富五车,通晓诗书礼易;才高八斗,熟习琴棋书画 ;
讲关系,伯仲叔季样样通;说人物,旦末净丑个个明 ;
品明月,叙情怀,吟诗作赋沐清风;讲人生,谈古今,汉语兴衰存乎汝心。
简述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呈现出两个方向,一是关注人文精神,一是加强言语实践。
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定,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根本不同之所在。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是母语文字语言及母语文字语言构造的文章。
闽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读几年
闽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读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属于教育硕士,学制2年。旨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且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领域教师。
语文学科的特点都包括哪些
语文学科的特点包括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多样性、地方性、区域性、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创造性,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是语言文字。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在新的时代,语文教学不再是死记硬背和口耳相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去创造。
学科语文属于教育学还是文学
学科语文属于教育学,教育学以前被称为教学法,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
高中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是什么
高中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习学校课程、终身学习、精神成长、创业成功都仰仗阅读。有了较高的阅读素养。就为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能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增加文化积淀,培养爱美的情趣。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读几年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读3年。西华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学制为3年,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师范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初步研究的教师及其它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其成为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奠定基础。主干课程有现代汉语、普通话、古代汉语、普通写作、应用写作、古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逻辑学、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微格教学等。
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有哪些
1、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2、真实性。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言语的内容,关注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3、持续性。 指语言习得者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经常性的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
4、反复性。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
5、渐变性。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均呈现螺旋上升
怎样理解语文学科素养
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当中所必须具备的在学科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专业素质是指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专门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决定他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这种心理品质的总和。这种品质必须是教师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与训练逐渐养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同时包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志与个性等基本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